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是软件定义网络(SDN)在广域专网业务场景的一种典型应用,这种应用用于连接广阔地理范围的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互联网应用及云服务。SD-WAN继承SDN控制与转发分离、集中控制等理念,在广域网中部署软件控制系统,提供业务快速部署、业务智能管理等功能,为多云、多网、多端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典型SD-WAN应用场景可分为三类: 一是企业分支互联; ...
DizmeID 基金会和技术项目将定义并允许在 Sovrin 公共身份实用程序之上实现 Dizme 功能,同时利用 trustoverip 元模型,并基于现有基础设施的三个领域,将其工作重点放在定义和实现 DizmeID 特性和业务模型的第 4 层上。Dizme 生态系统预计将包括利用 Hyperledger堆栈和添加基于Algorand 区块链协议的货币化层的各种技术组件,这将使可验证凭证的交换和新的垂直应用程序的开发成为可...
文章目录 [隐藏] 0x00 背景 0x01 部署 0x02 测试 0x03 小结 0x04 参考 从 EOSIO 1.1.0 开始,已经默认支持 MongoDB,所以本文提供的方法仅做参考。 0x00 背景 执行 eosio_build.sh 脚本编译 nodeos 会默认安装 mongodb,但是从 Dawn 4.0 开始,mongo_db_plugin 插件不再生效,详情请参考(https://github.com/EOSIO/eos/issues/3030)。(https://github.com/EOSIO/eos/pull/4...
区块链技术是由比特币创造的,本文也将从比特币开始进行引导,一步一步告诉大家什么是区块链。如果你想立马知道区块链是什么,也可以直接转到文章末尾的区块链定义。 区块链,可能是当下最有前景又充满分歧的技术与经济趋势。它给数字世界带来了“价值表示”和“价值转移”两项全新的基础功能。其潜力正在显现出来,但当下它又处于朦胧与野蛮生长的阶段。 对比互...
这是一篇关于比特币冷知识的文章,不喜欢的读者可以跳过,不影响后续学习。 加密数字货币有着非常漫长的历史,这个冷知识专栏用几个主要人物和他们的创造,来展示一个简明的加密数字货币前传。 《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一书的前言“通往比特币的漫长道路”(杰里米·克拉克/文)从技术与历史的角度对加密数字货币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里参考了他的梳理分析。 1...
【导读】本节通过对比三种数字货币的形式引出“什么是去中心化”,并展示了比特币在去中心化方面的表现如何,最后,向大家阐述了比特币去中心化的原理。 中本聪解决了自己定义的难题“点对点的电子现金”,在这个过程中,他“发明”了区块链技术。比特币系统融合密码学、博弈论和软件工程等三个领域的技术与理论,区块链技术是已有技术巧妙地组合形成的...
“互联网上的商务交易,几乎都需要借助金融机构作为可信赖的第三方来处理电子支付。”比特币白皮书的第一句话这样写道。中本聪是如何把可信第三方从比特币的交易中去掉的呢? 通过两个人之间的转账交易,我们来看看比特币系统是如何实现交易的去中心化的? 假设我是甲,要把自己的钱包地址中的8个比特币转给你(乙),即转到你的钱包中去。详细讨论这一转账交易过程,我们可...
在比特币系统上其实并不存在“账户”,而只有“地址”。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开设无限多个钱包地址,你拥有的比特币数量是你所有的钱包地址中比特币的总和。比特币系统并不会帮你把这些地址汇总起来形成你的账户。 从我(甲)到你(乙)的一笔比特币转账,是从我的一个钱包地址转到你的一个钱包地址上去。 接下来的讨论就涉及比特币系统的一个关...
这篇文章从本质上讲解了矿工挖矿是什么意思,需要读者具备以下基础知识: 比特币是如何转账的? 比特币的分布式账本和去中心网络 UTXO(未使用的交易输出) 比特币区块链的数据结构 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 挖矿节点计算机在挖矿时要做两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把比特币网络中未确认的交易按梅克尔树组装成候选区块,未被纳入的交易则往下顺延。 在创建候选区块时,除了普通的交易之外,...
“区块链,是互联网的二次革命。” “区块链,是互联网2.0。” “区块链,让我们从信息互联网跨越到价值互联网。” 这是从互联网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区块链有什么意义做出的一些回答。 谈起区块链的前景,人们会列举它能改变金融、能源、零售、文化、社交、游戏、物联网等,但我觉得,以上回答更为有力。 从1994年互联网开始商业化,经过近25年的发展,...
网络中的协议在技术上指的是,网络硬件、操作系统在进行通信时要遵守一些规则,这些规则被称为协议(protocol)。 互联网通信用的协议是所谓TCP/IP协议族。通常认为TCP/IP协议族包括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链路层将一些数据放在电线上;网络层对数据进行路由;传输层将数据持久化;应用层以应用的形式提供数据抽象,见图1。 图1:网络通信协议的四层与WWW协议 TCP/IP...
通过深入了解比特币系统我们已经知道,区块链是源自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它让我们可以无须借助任何第三方中介直接进行价值表示和价值转移,它还给数字世界带来了价值表示物——通证。区块链将使互联网从“信息互联网”阶段跨越到“价值互联网”阶段。 但区块链技术要应用起来,还需要持续迭代升级。比特币系统和它的区块链都是专为创建一个去中心化的点对...
“V神”的真名叫维塔利克·布特林,他以太坊的创始人,是区块链界真正的大佬。 1994年1月31日,V神出生于俄罗斯,6岁时,他跟随父母移民到加拿大。他的父亲是一个计算机科学家,因而他从小就接触计算机,在小学时,他被选入杰出儿童班,认识到自己对数学、编程和经济学充满了兴趣。2012年,他赢得了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比赛的铜牌。以最传统的眼光看,V神就是天才少年...
以太坊是最早提出做智能合约的平台。由于以太坊区块链被普遍接受,因此多数区块链的智能合约采取与以太坊相似的设计。本文将详细介绍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它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是什么 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并非现实中常见的合同,而是存在区块链上,可以被触发执行的一段程序代码,这些代码实现了某种预定的规则,是存在于以太坊执行环境中的“自治代理”。以...
以太坊的重要应用是在它上面用智能合约发行通证。在白皮书中,维塔利克(人称“V神”)详细地讨论了所谓的“Token系统”。 他的讨论可以引导我们去思考:在区块链上,通证可以表示何种价值或资产?如何用通证来表示资产?以及用通证表示资产后如何形成应用系统? 以下是维塔利克在以太坊白皮书中的讨论。为了与一般性的“通证”说法区分,这里引述的中...
在讨论数字世界中表示价值的通证时,我们常会拿它和法定货币做比较,这会带来一个疑问:在很多情况下,延续数千年的人类货币已经工作得很好,在数字世界中,在线支付系统也工作得很好。至于它们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对用户来说并不那么重要。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通证? 我们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其中一个可能很重要的观点是,机器比人更需要通证。 通证有什么用 如...
ERC20通证标准(ERC20TokenStandard)是通过以太坊创建通证时的一种规范。按照ERC20的规范可以编写一个智能合约,创建“可互换通证”。它并非强制要求,但遵循这个标准,所创建的通证可以与众多交易所、钱包等进行交互,它现在已被行业普遍接受。 ERC是什么 ERC是EthereumRequestforComment的缩写,20是编号。征求修正意见书(RequestforComment,RFC)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以太坊的代币众筹曾经历了一次大的灾难性事件,这次事件甚至导致了以太坊区块链的分叉。 2016年4月30日,TheDAO项目在以太坊中进行代币众筹,到5月28日,这个项目筹集了1150万个以太币,以当时以太币的价格计算价值超过1.5亿美元,是当时最大金额的众筹。 但是,在2016年6月9日,有开发者发现TheDAO的智能合约存在漏洞,他还在开源平台上提交了修复代码。 6月17日,黑客利用漏洞向一个...
从比特币到以太坊,从区块链1.0的数字现金进展到区块链2.0的数字资产,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发生转移。在讨论比特币系统时,人们关注的是比特币、是加密数字货币,区块链是源自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系统实现并验证了区块链的价值表示和价值转移这两个核心功能,并展示了这两者是可以完全去中心化的。 以太坊的重心则是区块链。以太坊也有类似于比特币的加密数字货币——以太...
通证是全新的事物,目前人们对于通证的分类仍未达成共识。这里将所见的各种分类列举如下,供你参考。 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将通证分成以下三种: 支付类通证(payment)。 实用类通证(utility)。 资产类通证(asset)。 其中,资产类通证可视为“证券类”(security),有时,实用类也被翻译成“功能类”。 按美国SEC的分类方式,通证被分成属于证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