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奇特民俗“舞被狮”闹新春
大家都只见过舞龙、舞狮,有谁见过舞被子?广东清远市一个村子“舞被狮”闹新春,着实让人大开眼界。更奇的是,整个“舞被狮”的过程只有女性参加,男性只能旁观。这一奇特的广东民俗引起了民俗专家的极大兴趣。 (more…)
大家都只见过舞龙、舞狮,有谁见过舞被子?广东清远市一个村子“舞被狮”闹新春,着实让人大开眼界。更奇的是,整个“舞被狮”的过程只有女性参加,男性只能旁观。这一奇特的广东民俗引起了民俗专家的极大兴趣。 (more…)
肇庆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产藕地,特别是星湖及其周边的池塘和低洼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给莲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肇庆生产的莲藕粗壮、肥厚、浑圆,外皮呈黄褐色,肉白色,微甜而质脆。 (more…)
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1933年改称汉剧,因其艺术风格有别于湖北汉剧,于1956年定名为广东汉剧,是广东 三大剧种之一。广东汉剧现以普通话为舞台语言,西皮、二簧为主要声腔,曲调上融入昆曲、民间小调和少量梆子曲,并不断吸收粤东民间音乐、 (more…)
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称“广绣”。它是出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广州、潮州、汕头、中山、番禺、顺德一带刺绣品的总称。广东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沿海,简称“粤”,是中国桑蚕业的发达地区之一。 (more…)
普宁市占陇镇溪东村是外公的老家。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日夜里、十六日下午,这里都要举行一个特殊的辞旧迎新活动 ——“跳火墩”。“跳火墩”是该村传统民俗,跳过火堆,喻去掉一身晦气;青少年跳火堆,还有展示勇敢刚毅,不畏险阻的寓意。 (more…)
“哺乳纺纱”、“结婚沾喜”等珠江三角洲水乡传统民俗在城市化进程中已渐行渐远,而粤西吴川泥塑艺人以泥塑艺术再现水乡民俗。记者在广东三水荷花世界看到,以珠三角水乡耳熟其祥的民俗故事为题材创作的十多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塑像赫然展现人们眼前。 (more…)
惊蛰一日打小人,出齐销链刀剪阵;他是心地不良君,衰有衰报自当昏。
这首诗,说的是“打小人”。 什么叫“打小人”呢?原来,粤人以前有一种习惯,将一些平常喜欢挑拨离间、无是生非及昧着良心做坏事的人做叫“小人”。一些深受“小人”危害而又无可奈何的人,就会选择每年“惊蛰”这一天,实行“打小人”。 (more…)
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冠山村举行一年一度的“赛大猪”民俗活动,村民争相观赏。冠山村的“赛大猪”活动一般每年正月举行,参赛的数百头猪头戴红花整齐排列,场面壮观。比赛结束后,人们将猪肉分赠给亲朋好友,祈望吉祥如意。 (more…)
广州有“花城”的美誉,每年春节前夕,广州总要举行盛大的年宵花市,迎接新春的到来,广州莳花之风历来很盛,300年前屈大钧就以“冬尽人人争买花,水仙头共牡丹芽”的诗句,描述羊城百姓爱花之盛,清代广州城内外均设有花市。 (more…)
珠海年终各家各户均进行大扫除,有的在除夕,有的在“送灶”日,农谚所说:“腊月二十三,动手洗衣衫,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土;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 洗;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土都搬走。”年终扫屋,主妇通常先点亮一盏油灯,叫“长明灯”,扫尘后方能熄灭。继而买鲜花、盆桔(取桔之谐 音“吉”)故置厅内,枝头挂满利市,以取吉祥之意。 (more…)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more…)
今天看到BAIDU推出《赈灾企业爱心榜》,大略看了一遍。发现醒目的《广东各界共捐款人民币2.44亿》。
一直以为,在很多人的眼中,广东是个对政治不太感冒,一切以商业利益为重,人情冷淡的南方城市,其实,并不像在北京周边的一些热血人民那样,只高喊口号。 我们是默默做实事,一切不实际的东西,都一边去。
看完这个http://finance.baidu.com/zt/yxb/ 爱心榜后,那么,外企业你支持的有几个你还要支持的?
最近评论
6、7年前的内容了,外链能不挂吗?哈哈。…
链接挂了…
Thank you and thank you!…
应该是你IP有其它人扫描过我的系统,被我系统拦截了。一般24小时就解封。…
有,不过主题是2012年的了,兼容性不好了。还要吗?…
你好,我用公司的网络打开你的博客很多都是提示ip在黑名单,可是我们公司是…
你好,时隔这些年,我有幸访问到您的博客,我很喜欢您主题的风格,请问主题包…
09年的时候电信就干过,不过都是些偏远三线城市…